close
日期:12/16(一)~12/29(日)於松園別館二樓大展場
開幕茶會:12/17 (二)14:00
參展人:王怡惠
展覽簡介:
陶的特質為何?容器的定義為何?文化意涵為何?除了傳統的價值認定之外,現代造型藝術對於陶瓷雕塑的啟發、新科技的發展、以及陶瓷在材料科學上的運用,都影響著我對於陶土的認知與定義。當我們思索和定位當代陶藝之際,陶土本質上令人熟悉的親和力及容易被欣賞與接受的人性化傾向,為我們打開接受陶瓷材料進到生活中的第一扇門。
本次展覽在材質上選擇以土為媒介,並以雕塑的手法進行藝術家個人創作上的表現,對於如何藉由個人的藝術創作理念傳達意圖是藝術家所關注的。
1.材質特性的啟發
探索陶土的本質與燒製過程中火的介入等現象,並利用成形、塗繪、燒製、以及添加其他材料等,強調創作者對於陶土的情感與個人認知的詮釋。造型中所蘊含的不僅是對形體的探討,也包含了對材質的反思與挑戰。
2.反思器與用的意義
傳統的容器具有實質承載的功能,有形的固體或液體藉由容器而彰顯了 存在的樣貌,反思容器的當下,除了將造型進行空間與材質的思辨外,容器已昇華為承載記憶、情緒、身體的空間,並提供觀者探索內心思維的想像空間。
透過在台灣土地上的創作表現,逐漸匯集出一種娓娓道來的文化特質。創作者如何在當代找尋到自我的文化認同,以及思索土這項媒材所面臨的定位問題,都再再考驗著時代下勇敢的創作者。
全站熱搜